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青年學者學術沙龍(第五期)活動公告

時間:2020-11-26

點擊:

為追蹤環境生态領域研究熱點與學術前沿動态,促進不同學科及研究方向之間交叉融合,增進學者間學術交流讨論,加強學者科研水平和能力建設,本期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青年學者學術沙龍特邀請4名嘉賓,同研究院博士後一起分享研究進展與心得。活動将采取開放式分享和讨論的模式,同時進行騰訊視頻會議,誠邀研究院廣大師生積極參與。


青年學者學術沙龍(第五期)具體安排如下:

活動時間:2020年11月30日9:00-12:30

線下活動地點: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503A會議室

線上會議信息:騰訊會議ID:630 859 033;會議密碼:1130

活動福利:提供點心、水果、飲品等

活動主持人:馮景春教授


報告題目1海洋觀測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報告人1簡介:楊華勇,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2020年全職引進的高端人才、教授,長期從事海洋觀測、探測領域基礎研究、技術攻關、裝備研制及項目管理工作。楊教授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先在國防科技大學任教授,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在中天海洋系統公司任總經理兼技術總監。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等項目20餘項。主要學術兼職有: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東海分會副理事長、 中國海洋信息産業聯盟專家組成員、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常務理事等。


報告題目2:碳中和情景下的負減排技術

報告人2簡介:李佳,上海交通大學中英國際低碳學院副教授,同時擔任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訪問教授。帝國理工機械工程博士,研究方向主要為二氧化碳捕運輸與封存利用、生物質燃燒、煤氣化等,探索碳捕集利用與封存15年,緻力降低傳統化石能源電廠、化工廠、鋼廠、水泥廠的二氧化碳排放,并大力推動負減排技術以實現中國的2060“碳中和”目标。主要學術兼職有:英國埃克賽特大學高等教育教師文憑、IET會員、英國高等教育協會會士。參與EU’s Accelerating CCS Technologies (ACT) ACORN Project等多項科研項目,并在Energy、Energy Policy等國際期刊上發表文章。


報告題3:粵港澳大灣區能源轉型中長期情景研究

報告人3簡介:汪鵬,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科技計劃、省市能源規劃項目等,研究領域包括區域能源發展規劃、碳排放交易體系設計與評估、低碳園區及城市試點、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籌。在Energy、Energy policy等期刊發表能源戰略、低碳經濟、碳交易相關論文,參與出版著作3部。


報告題目4:冰凍型甲烷水合物分解特性實驗研究

報告人4簡介:李波,重慶大學資源與安全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大學訪問學者。現為重慶大學資源與安全學院安全工程系副主任,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成員。主要從事非常規天然氣安全高效開發及相關地質災害預防與控制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重慶市基礎研究項目1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2項,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課題1項,中國科學院天然氣水合物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項;發表SCI學術論文40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8項,授權8項。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别獎等榮譽獎項6項。


報告題目5:河口海岸初級生産力及碳循環研究

報告人5簡介:沈小梅,太阳成集团tyc234cc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博士後,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流域生态需水、河口濕地生态系統健康、河口海岸帶碳收支核算等。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Water Research、Ecological Engineering等國際期刊上發表文章。



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