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青年學者學術沙龍(第六期)活動公告

時間:2021-05-25

點擊:

 為追蹤環境生态領域研究熱點與學術前沿動态,促進不同學科及研究方向之間交叉融合,增進學者間學術交流讨論,加強學者科研水平和能力建設,本期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青年學者學術沙龍特邀請廣東省科學院生态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所長李芳柏教授,同研究院博士後等一起分享研究進展與心得。活動将采取開放式分享和讨論的模式,同時進行騰訊視頻會議,誠邀研究院廣大師生積極參與。


青年學者學術沙龍(第六期)具體安排如下:

活動時間:2021年5月30日14:00-16:00

線下活動地點: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503A會議室

線上會議信息:騰訊會議ID:698 646 494;會議密碼:0530

活動福利:提供點心、水果、飲品等

活動主持人:譚倩 教授


特邀報告題目: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政策與技術發展

特邀嘉賓簡介:李芳柏,國家傑青、南粵百傑、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一直以來緻力于土壤污染控制與修複研究。針對我國農用地重金屬污染及糧食安全問題,創新并引領土壤重金屬污染控制與修複的鐵循環調控理論發展,為農用地重金屬污染治理提供新思路。研發了土壤-作物系統的多介質污染阻控技術,入選中國生态環境領域十大科技進展及“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單,納入國家主推技術,填補了我國土壤重金屬調理劑認證的空白。提出了風險管控與修複的系統解決方案,編制了我國迄今較為完整的土壤重金屬污染控制與修複系列技術标準,開展了綠色可持續的産業化應用,解決邊生産邊治理的技術難題。培養國家或省級人才9人次。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共3項、中國專利獎銀獎1項。主持編制行業與地方标準11項。


報告題目2:溶解性有機碳在土壤典型礦物-水界面的分子分餾作用

報告人2簡介:韓蘭芳,太阳成集团tyc234cc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博士後。研究方向:土壤有機碳的環境地球化學行為,主要包括天然有機碳的穩定性機制、人為輸入有機碳(生物炭和微塑料)與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對土壤碳/氮周轉的影響。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别資助、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2項國家級項目和4項省部級項目,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等環境領域權威期刊發表論文。


報告題目3:減緩過飽和總溶解氣體對魚類影響的脈沖型水庫調度模式研究

報告人3簡曆:萬航,太阳成集团tyc234cc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博士後,2019年6月畢業于四川大學水力學與山區河流開發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環境水力學與生态修複方面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同時作為骨幹成員參與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with Computers等SCI刊物上發表論文8篇。


報告題目4:土壤淹水抑制柳樹Cu轉運的生理生态機制

報告人4簡介:曹旖旎,太阳成集团tyc234cc生态工程研究院博士後,2020年7月畢業于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主要從事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植物修複;污染物在植物體内的毒性、長距離運輸和轉化機制等方面的研究。曾作為核心成員參與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曾榮獲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茅以升木材科學教育獎學金等。相關研究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環境領域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


 

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