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中國碳排放核算與城市碳達峰
報告時間:2023.08.24,星期四,上午9:30
報告地點:科技南樓學術報告廳
報告人:單钰理 副教授
主持人:周雅 教授
報告人簡介:單钰理,英國伯明翰大學長聘副教授,全球高被引學者、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合作者、全國投入産出與大數據研究會首屆海外常務理事,曾獲德國“綠色精英獎”等十餘項學術榮譽,擔任Scientific Data、Applied Energy等期刊編輯。主要研究結合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多領域交叉,側重碳排放核算、區域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經濟學等,研究成果為各級政府的“雙碳”管理實踐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撐。在CNS子刊等國内外頂級學術期刊發表SCI/SSCI論文百餘篇,其中18篇入選ESI熱點論文,25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論文引用萬餘次。其參與搭建的中國碳排放數據庫CEADS自2016年上線以來,注冊用戶逾1.7萬人,年下載量40萬次,被千餘篇研究論文使用。
報告内容:人類活動導緻的溫室氣體排放正深刻改變着地球環境,加速全球氣候變化。近二十年來,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的人為源排放量持續增加,成為了國際學術界的研究熱點,也是多國氣候談判的焦點問題。低碳發展是當前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引領全球氣候變化有關事務的重大戰略機遇。近年來,中國不斷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減排政策和舉措,力争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此背景下,建立符合中國特點、國際認可的碳排放核算方法體系,科學量化多尺度人為源碳排放,準确甄别其社會經濟驅動力,在城市尺度探讨綠色低碳發展路徑,對于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的實現、乃至全球溫控目标的實現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