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卡迪夫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講師何盼受邀訪問我院,在科技南樓1樓學術報告廳作題為“全球食物消費的環境與健康效應及其曆史變遷”的學術報告。會議由我院周雅教授主持,學院副院長梁賽教授等20餘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會議。


全球糧食系統消耗大量自然資源,并造成多種環境和健康問題。何盼博士提出一種健康與環境效率指标,即健康收益與四種主要食品相關環境影響(溫室氣體排放、稀缺加權取水、酸化排放和富營養化排放)的比率,基于該效率指标評估1990-2011年全球195個國家食物消費引起的健康收益與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的關系。研究發現每種環境影響的效率均随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呈非線性變化,效率首先通過增加食品供應消除兒童和孕産婦營養不良而增加,然後由于轉向動物産品而受到額外的環境影響而降低。對于一些發達國家轉向更健康的飲食時,效率又緩慢增長。何盼博士指出,該效率指标能較好量化營養轉變造成的環境影響,為監測飲食模式轉變、設定政策目标和特定幹預效果評估提供工具。全球糧食和營養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伴随而來的氣候和環境危機亦需采取緊急行動解決,政策制定目标是在尊重不同國家和地區飲食文化的前提下,提高環境資源使用在食物系統支持糧食安全和健康收益的效率。

會議最後,與會師生就食物消費與浪費、食物營養與健康等問題進行了熱烈探讨。本次講座加深了參會師生對全球食物消費環境與健康效應的認識和理解,拓展了學術視野,提供了研究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