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海洋強國建設與海洋命運共同體,我院“深海能源開發與環境保護調研”鄉村振興促進團(以下簡稱“促進團”)于7月27日至8月1日前往海南省文昌市開展紅色教育基地學習、海洋科普機構交流、方斑東風螺養殖基地調研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學習紅色思想,加強海洋強國建設。促進團師生參觀紀念館的展覽,學習張雲逸大将在海南省的傑出貢獻和優秀品質。通過參觀學習和傳承海洋精神和紅色精神,促進團師生将更加堅定為海洋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未來,促進團師生将以張雲逸大将為榜樣,積極參與推動海洋科普和可持續發展,為我國藍色糧倉建設發展貢獻力量。


發展藍色糧倉,推動藍碳經濟發展。促進團深入海洋養殖基地,全面調查熟悉方斑東風螺的孵化、養殖和出産過程。通過與當地養殖協會的交流,促進團收集相關數據和信息,進一步了解方斑東風螺的生态特征、養殖技術和市場需求,為推動海洋養殖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此外,促進團還與當地養殖者深入交流,了解他們在養殖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和需求,為産業發展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


加強海洋科普,促進海洋資源利用。7月29日促進團師生一行參觀了海南智漁可持續科技發展研究中心,雙方就海洋科學研究、資源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内容進行了深入交流,表示接下來将繼續加強校企合作,共同探索海洋科技的前沿領域,并加強海洋深海科普教育,通過舉辦講座、開展研學、參觀海洋展覽等形式向公衆普及海洋知識,以更進一步推動海洋可持續發展的目标實現,推進海洋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促進團隊長林樹熙表示要積極推動方斑東風螺養殖産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海南文昌打造成為藍色糧倉的目标貢獻自己的力量;隊員蔡珈穎表示通過參觀張雲逸将軍紀念館,讓她銘記了革命先烈的犧牲和奉獻精神,她要投身于海洋知識科普教育,為建設海洋強國和為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擔當,青春奮鬥。促進團一行在海南之行樹立了正确的大食物觀,他們明白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的國家戰略要義。他們将以實際行動書寫青年的擔當和青春奮鬥的使命,為成為新時代優秀青年而努力奮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