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速遞 | 梁賽教授課題組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發表最新成果:縮小區域膳食差異有助于減少中國人群甲基汞暴露

時間:2024-09-29

點擊:

我院梁賽教授課題組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發表最新成果:Narrowing regional dietary disparities can help reduce methylmercury exposure in China,第一作者為我院博士後李雨萌,通訊作者為梁賽教授。

文章亮點

揭示了2004-2019年中國人群膳食甲基汞暴露的空間差異及影響因素;

沿海地區膳食甲基汞暴露量高于中國全國平均水平,主要受膳食結構差異影響;

建議海魚和淡水魚的攝入比例為2:3,以減少膳食攝入的甲基汞暴露;

縮小膳食行為差異可以降低中國整體的甲基汞暴露。


文章導讀

環境健康是國内外廣泛關注的重要議題,定量評估人群暴露和健康影響是環境健康研究的重要内容。汞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全球性污染物,其通過甲基化過程産生的甲基汞可通過食物鍊富集并通過膳食攝入進入人體,對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和成年人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影響。膳食攝入是甲基汞暴露最主要的途徑,且膳食攝入的甲基汞暴露問題涉及環境-經濟複合系統的不同環節和過程,亟需基于系統視角開展研究,考慮食品系統的食品生産消費行為(即膳食行為)對甲基汞暴露的影響。

中國在履行《水俣公約》中發揮着重要作用,通過大氣沉降進入中國的汞已導緻嚴重的健康風險。現有研究主要關注中國膳食甲基汞暴露的來源和空間分布格局。我們前期的研究發現中國各省膳食甲基汞暴露導緻的健康風險從東南沿海省份向西北内陸省份遞減,并通過高空間分辨率視角的熱點識别發現汞排放量較低的地區也可能面臨較大的健康風險,這可能是受膳食行為的影響。然而,中國膳食甲基汞暴露的空間差異及其影響因素尚未被揭示。鑒于各地區膳食結構的多樣性,本研究對于制定區域特異性的針對性控制措施至關重要。此外,鑒于中國在實現共同富裕過程中地區差距的逐步縮小,,膳食行為差異的變化對甲基汞暴露的影響也值得探究。

本研究基于Meta分析構建了包含60006份樣本(包括海魚、淡水魚和大米)的中國食品甲基汞濃度數據集,建立了中國人群膳食甲基汞暴露評估及影響因素識别的跨學科方法學框架。通過空間維度的結構分解分析和空間自相關分析,揭示了2004-2019年中國各省人群膳食甲基汞暴露的空間差異,并識别出造成這些差異的關鍵影響因素。此外,通過應用線性規劃模型并結合多種約束條件,提出了降低中國整體膳食甲基汞暴露水平的魚類攝入最佳比例。本研究可以為減少中國甲基汞暴露及推動《水俣公約》的有效實施提供了具有空間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文章摘要

膳食端甲基汞暴露已對人類健康構成重大風險。現有研究描述了中國膳食甲基汞暴露的空間分布格局,但其空間差異和潛在的社會經濟影響因素尚未被揭示。本研究量化了2004-2019年中國人群膳食甲基汞暴露的空間差異,并揭示了産生空間差異的相關影響因素,有助于優化人群膳食行為以減少甲基汞暴露。結果表明,沿海地區膳食甲基汞暴露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上海(高于全國平均191%)。膳食結構差異是導緻膳食甲基汞暴露空間差異的最主要因素,并且其貢獻在2004-2019年期間從64%增加到73%。在多數地區,海魚攝入比例較高是該地區較高甲基汞暴露的主導因素。在滿足膳食指南建議的魚類及相關營養素攝入量後,我們推薦海魚和淡水魚的攝入比例為 2:3,以确保最低限度的甲基汞攝入。此外,研究表明縮小區域膳食行為差異可以減少中國的整體甲基汞暴露。這些發現強調了針對特定地區的措施對于減少膳食甲基汞暴露及《水俣公約》履約的重要性。

1.2004-2019 年中國膳食甲基汞攝入量的空間差異(紅色區域表示該省份該時間段内均值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藍色區域表示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2.中國各省膳食甲基汞暴露的空間相關性(圖A和B分别為2004和2019年中國人群膳食甲基汞暴露的Moran散點圖;圖C和D為LISA(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3.中國各省與全國平均水平之間膳食甲基汞攝入量差異的影響因素(柱狀圖上的字母表示導緻這種差異的主要食物類别,“M”、“F”和“R”分别代表海魚、淡水魚和大米)

4.湖北、遼甯、天津及其周邊省份膳食甲基汞暴露差異的影響因素(圖A、D、G展示了湖北、天津、遼甯及其周邊省份的甲基汞暴露量。其他圖表展示了湖北、天津和遼甯的膳食甲基汞暴露高于周邊地區的影響因素)

圖5. 膳食行為優化效益分析(圖A展示了2020年中國各省的實際膳食甲基汞攝入量以及海魚與淡水魚攝入比例為2:3時的甲基汞攝入量;圖B為縮小地區膳食差異(即各省均采取2:3的攝入比例)後各省膳食甲基汞暴露量與2020年基準值的差異)

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