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速遞 | 我院梁賽教授課題組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發表論文:非牧區消費活動驅動中國牧區四分之三的草畜矛盾

時間:2024-04-15

點擊:

我院梁賽教授在環境科學領域頂級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發表題為“Consumption in non-pastoral regions drove three-quarters of forage-livestock conflict in China”的研究論文。梁賽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團隊成員楊明嶽為論文第一作者。

成果簡介

中國有70%草地處于不同程度的退化狀态。草地退化會對生态系統碳固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糧食安全産生不利影響。草畜矛盾是草地退化的主要人為驅動因素。現有研究主要關注草畜矛盾的時空分布、生态環境影響以及本地社會經濟驅動因素,草畜矛盾的跨區域産業鍊驅動因素尚未得到系統分析。分析最終消費對草畜矛盾的跨區域驅動作用可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個新視角,從而更有效地緩解草畜矛盾。本研究核算了中國牧區縣級單元放牧活動引起的草畜矛盾;利用環境拓展的多區域投入産出模型進行了消費端視角下的省級草畜矛盾核算;在空間精細化視角下識别了驅動中國牧區草畜矛盾的消費端熱點。研究發現,國内消費對牧區草畜矛盾的驅動具有時空異質性。2005-2015年,中國牧區近四分之三的草畜矛盾由非牧區的消費活動所驅動。草地畜牧業、農副産品加工業和餐飲業是關鍵的消費端驅動部門。本研究首次基于産業鍊視角分析了中國牧區草畜矛盾的深層次驅動因素,為緩解中國牧區草畜矛盾指明了消費端調控熱點,也為緩解草畜矛盾的區域間合作提供了依據。

2015年消費側驅動中國牧區草畜矛盾的空間精細化熱點。(a)各個縣級單元最終需求驅動2015年中國牧區草畜矛盾。(b)各區域最終需求驅動2015年中國牧區草畜矛盾。圖(b)中餅狀圖顯示了由各區域最終需求驅動牧區草畜矛盾的部門結構。

編輯:焦子怡、陸麗瑩

初審:馬金星

終審:譚倩

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