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知識,幫助新生盡快适應大學環境,以更加健康的心理狀态迎接大學和研究生生活,近日,我院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内容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9月9日下午,我院特邀中山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教學名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高定國為學院師生做了一場題為《情緒調節與壓力管理——關于幸福的心理學》的報告。學院黨委書記曾志英、黨委副書記武慧娟、輔導員、班主任和2022級全體新生、2021級本科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講座伊始,高定國教授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從科學心理學和生命科學的角度,結合積極心理學的觀點對“幸福”的概念進行深度的解讀。他提出幸福即人的主觀幸福感,按照PERMA模型,幸福包含積極情緒、投入、人際關系、意義和成就等因素。通過介紹幸福感世界排名、每日情緒報告、微笑與幸福的關系、婚姻中的正面負面交流等内容,讓聽衆對于幸福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那麼怎樣才能幸福呢?高定國從對高考學生調查、彩票頭獎獲得者的研究、腦神經科學研究進展、幸福與金錢的關系等方面,向聽衆娓娓道來。最終得出結論,外部目标帶來的幸福感通常無法持久,一般認為影響幸福的重要外在因素如金錢、美貌、權力等對幸福感影響有限,幸福通常與基因、哲學、文化等因素有關,是一種習慣,靠行動形成的。

關于幸福的秘訣,高定國從關注感恩、積極社交、關注當下、積極行動等四個方面給出建議,希望同學們養成體育鍛煉、良好睡眠和有序的生活習慣,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讓快樂變成一種習慣。
9月16日上午,輔導員章瑩老師帶領2022級全體新生參觀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在中心老師的講解下,同學們了解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的設施和功能,使同學們了解到遇到困難時的有效傾訴途徑。

16日下午,學院特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蔣玉露老師在科技南樓一樓報告廳為我院2022級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開展了主題為“乘風破浪 從心啟航”和“研途啟航 心有靈犀”的兩場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學院黨委副書記武慧娟、輔導員章瑩和2022級全體新生參與了講座。

講座伊始,蔣玉露老師對新生們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以親切的問候和互動迅速拉近了與同學們之間的距離。她從專業選擇和入學情況着手,對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常見的人際交往、生活習慣、專業學習、職業規劃等問題進行分析,并介紹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和措施,引導同學們正确認識壓力、迷茫、困難和挫折,學會換位思考和接納自己。鼓勵同學們積極參加校園社團活動,樹立新的學習目标,不斷實現自我價值,在遇到困難時及時進行自我調節,并在必要時積極尋求老師的幫助。

針對研究生提出的對比落差心理問題,蔣老師結合自身經曆梳理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區别,介紹了森田療法、合理情緒方法等心理治療方法,告訴同學們要給自己時間去适應新環境和新生活,調節心理落差,糾正認知誤區,學習别人的長處和優點,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同時,她還介紹了研究生新生與導師關系處理的一些技巧等。

最後,蔣老師介紹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心理咨詢網上預約方法和24小時心理緊急求助熱線,呼籲同學們要積極關注個人心理健康,追尋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幸福。
學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受到同學們的一緻好評,同學們紛紛表示将以嶄新的精神面貌、積極樂觀的心态迎接新環境和新生活,開啟大學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