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城市環境安全與綠色發展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論證會成功召開

時間:2020-11-20

點擊:

 2020年11月19日上午,大灣區城市環境安全與綠色發展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論證會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大學城校區召開。

 論證專家組成員南京大學畢軍教授、北京大學胡敏教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席北鬥研究員、浙江大學林道輝教授、北京理工大學王兆華教授、南方科技大學劉俊國教授、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陳偉強研究員,以及教育部科學技術司項目主管麻銳、廣東省教育廳高慶、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校長陳為民、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名譽院長楊志峰院士、科技與人文研究院副院長陳輝以及相關領域學者50餘人出席論證會,會議由陳為民副校長和專家組組長畢軍教授主持。

論證會現場

 首先,陳為民副校長緻歡迎辭,對各位專家在此次論證工作中的辛勤付出、悉心指導表示衷心感謝,學校将認真總結吸收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按期高質量完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各項建設任務,為粵港澳大灣區環境安全與綠色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陳為民副校長緻辭

 教育部科技司麻銳對論證具體要求做說明。麻銳指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作為I類創新性平台,要以既定目标為導向,紮實穩步開展科學研究,帶動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同步發展。實驗室在建設過程要做到四個“實”:第一,物理空間要實,為實驗室發展配備足夠的辦公和研發空間資源;第二,人才隊伍要實,要以實驗室為中心平台,凝聚研發團隊力量,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活動;第三,目标任務要實,設立科學合理的長、短期建設目标;第四,條件保障要實,提供足夠的保障經費用于實驗室人才建設。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梁賽教授作實驗室建設計劃彙報。他從實驗室基本情況、建設目的與意義、實驗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預期目标、隊伍建設及人才培養計劃、實驗平台建設及經費、實驗室管理運行機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及人員介紹、依托單位支持七方面進行彙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姬越蒙教授、江進教授,實驗室學術骨幹周雅副教授分别作題為《典型污染物環境地球化學行為—VOCs遷移轉化機制》、《飲用水安全保障—錳氧化法控制微污染物》、《城市環境系統分析與優化》的學術報告。随後,專家組現場考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情況。

專家組現場考察實驗室

論證會交流環節

 聽取彙報和現場考察後,專家組經過研究讨論,形成了論證意見。專家組認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方向設置合理,研究隊伍專業,建設目标清晰,運行保障機制明晰。專家組建議,依托單位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配備足夠的實驗室人才和設備專項保障經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依托校、企、地方政府建設野外觀測站、實驗場所與示範基地,在新建大樓中高标準建設安全、綠色、健康的實驗室。專家組一緻同意通過大灣區城市環境安全與綠色發展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方案。

畢軍教授代表專家組作反饋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楊志峰院士作表态發言。他首先感謝專家組提出的中肯建議,對實驗室下一步建設發展具有很好的導向性作用。實驗室将認真研究專家意見和建議,以探索大灣區生态文明建設與協同綠色發展為着力點,進一步凝練實驗室研究方向,加快推進實驗室建設,促進科研成果盡快落地,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多維協同綠色發展提供科技支撐與人才孵化服務。

楊志峰院士發言

論證會合影

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