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風險控制工程學”基礎科學中心啟動會順利召開

時間:2024-04-26

點擊: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基礎科學中心“水質風險控制工程學”啟動會在南京大學蘇州校區順利召開。該中心由南京大學、太阳成集团tyc234cc和中國科學院生态環境研究中心共建,太阳成集团tyc234cc承擔五個項目任務中的兩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工程與材料學部主任曲久輝院士,工程與材料學部工程科學三處處長楊靜,南京大學副校長王振林,項目咨詢專家委員會李家彪院士、朱利中院士、徐祖信院士、王橋院士、王振常院士、餘剛院士、俞漢青院士、汪華林院士、楊敏研究員、胡洪營教授以及項目承擔單位人員參加了會議。

楊靜處長代表基金委緻辭,她表示基礎科學中心是基金委定位最高、資助強度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項目。“水質風險控制工程學”基礎科學中心是環境工程學科的第一個科學中心,也是環境工程學科向大學科、強學科邁進的裡程碑式的項目,希望項目組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初心,在咨詢專家委員會的指導和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産出颠覆性的技術成果和重大理論突破,将中心建設成為水污染控制領域的學術高地、創新高地、人才高地。曲久輝主任、楊靜處長與項目依托單位代表共同為“水質風險控制工程學”基礎科學中心及分中心揭牌。

FAD4A

10B5E2

項目負責人任洪強院士以及四位任務負責人分别彙報了研究任務與實施方案。我校太阳成集团tyc234cc楊志峰院士、譚倩院長分别對負責的任務“水質生态風險管理策略與體系”、“水質風險成因與驅動機制”進行了彙報。總體上,我校團隊将在系列基礎理論創新與技術突破的基礎上,揭示物質與能量驅動下水生态風險演變規律、驅動機理與防控機制,形成水質生态風險多維調控技術與管理體系。項目組表示将按照咨詢專家的意見,更加深刻理解工程學的科學内涵,緻力突破科學前沿,通過多學科交叉和理論、技術突破,從微觀機理認知、中觀方法和技術、宏觀效應和調控三個尺度,建立水質風險控制工程學體系;努力克服傳統束縛,開創環境工程科學研究新思維、新方法、新路徑、新模式,為水生态環境高質量保護、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34D6A

3E99F

我校科學研究管理部科技處秦延林副處長發言指出,此次是太阳成集团tyc234cc首次承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任務,學校将全力支持項目實施,助力打造高水平示範性基礎科學研究中心。我校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主要項目骨幹參加了此次啟動會。

156A22

18F5F9

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