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0日(農曆八月十四日)晚7點至10點,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直屬黨支部副書記曾志英老師及本科生專職輔導員章瑩老師,與中秋假期留校本科生共聚廣州大學城中心湖公園,歡慶中秋。
因離家遙遠,部分本科生選擇留校過節。為了緩解留校同學的思鄉之情,傳遞研究院的關懷,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了精心準備的月餅、水果,大家一同在中心湖畔賞月。雖然少了與家人的團聚,卻多了師生們共聚一堂的溫暖與歡樂。月餅流芳,瓜果飄香,大家在湖畔開懷暢談。明月挂于柏梢之上,月下是大家的歌聲,還有遊戲間的歡聲笑語。

聚會中老師和同學們暢聊于月下,了解了同學們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也給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學生時期在外求學的經曆和經驗。在緩解同學們離家愁緒的同時,又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這是同學們步入大學後的第一個中秋節,又是一個與傳統不一樣的節日,大家既喜悅又好奇:十四過中秋,我們是第一人吧?其實不然,把時間撥回1934年,在那時的中央蘇區,在八月十四過了一個特殊的“中秋”。那就是著名的松毛嶺保衛戰,紅軍長征前的最後一戰。國民黨軍妄圖借過節發起突然襲擊,消滅紅軍,蘇區政府獲知消息後,将計就計,與鄉親們相約八月十四過中秋,八月十五迎敵。中秋當日7時,國民黨向松毛嶺發動了猛攻,幾十架德制飛機盤旋上方,輪番進行掃射,炮彈聲伴着房屋倒塌和樹幹落下的聲音更是不絕于耳。面對數倍于己的敵人,紅軍僅憑輕武器,聯合武裝部隊和蘇區群衆,鏖戰7天7夜,犧牲近萬人,為紅軍隊伍轉移赢得了寶貴的時間。在這八月十四日的月光下,同學們一起學習了87年前紅軍艱苦卓絕的這場革命保衛戰,被紅軍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所深深感動。
一晃87載,同學們聽着故事,再看中秋皎潔的月亮時,似乎看到了紅軍戰士也齊坐在地上,賞着圓月,時不時還笑了起來,對第二天的迎戰充滿信心。紅軍的勝利不是偶然,共産黨的勝利不是偶然。2021年9月13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榆林考察時曾說: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是赢得了民心,是億萬人民群衆堅定選擇站在我們這邊。在九一八事變爆發90周年之際,通過對黨史故事的學習,同學們深切地領悟到要繼承發揚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堅持黨的領導,聽黨指揮,能打勝仗。

在中秋月圓之夜的前一晚,留校過節的本科生們雖離家遙遠,研究院給予了本科生們在家之外的溫暖,同學們不但品嘗了月餅觀賞了圓月之美,也回顧了黨的曆史征程。希望研究院的本科生們繼往開來,努力奮鬥,握緊革命先輩的接力棒,立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