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學生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和價值觀,12月22日下午我院聯合學校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處、教師發展中心、材料與能源學院在大講堂二樓圓弧報告廳順利舉辦第二期“赓續初心擔使命,師道傳承育新人”名師風範活動。活動邀請了材料與能源學院張國慶教授作專題報告,我院馮景春教授、杜青平教授與材料與能源學院闵永剛教授、張國慶教授參與訪談交流環節。學校黨委副書記朱蔚蔚出席活動并緻辭。學校教師工作部部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人事處副處長貝淳,學校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周曉輝,材料與能源學院副書記湯猛,我院黨委副書記武慧娟,學校新入職教師,以及兩院師生代表共26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活動由我院黨委書記曾志英主持,由材料與能源學院黨委書記楊小帆做總結發言。

朱蔚蔚副書記為本次活動緻辭,并代表學校黨委對老師們提出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鑄牢育人之魂。要加強政治學習,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增強政治敏銳性,守好課堂教學主渠道,築牢意識形态主陣地,将政治信仰展現在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二是要增強底線意識,恪守職業道德。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傳承并弘揚“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敬業精神、“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維護教師職業形象,提振師道尊嚴。三是要赓續教育初心,矢志立德樹人。要深刻認識到教師職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堅定“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堅定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中心的教育信念,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張國慶教授以“初心不改 使命傳承”為題做專題報告,從理想、目标與站位,堅持、規劃與方法,培養學生經驗分享,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四個方面作分享。張教授指出,青年師生一是要有遠大的人生理想、階段性奮鬥目标,清晰的時代站位,造就更高水平的人生成就;二是要有堅持的态度、合理的規劃和正确的方法,用英雄主義的氣概壓倒面臨的困難來實現目标。張教授還分享了以“産學研”為導向創新育人、帶領團隊學習“鐵人精神”實現科研創新的人才培養成果和經驗,解讀了新時代背景下新能源行業的機遇和挑戰。

在訪談交流環節,闵永剛、馮景春、張國慶和杜青平四位教授回顧自己的人生曆程,重溫從事科教工作的初心,就立德樹人、厚德載物的教學理念,海納百川的工作和處世态度,求是創新的科學家精神,道濟天下的遠大格局等話題講述了各自的獨到理解和實踐心得。

幾位教授認為,大學教育要以立德為先,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在團體、在社會中的責任擔當。科研工作者要敢于做從零到一的研究,做國家、社會真正需要的研究;學習老一輩科學家敢為人先、堅毅執着、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走出文獻做科研;勇于克服艱難險阻,努力突破各種“卡脖子”難題。青年師生要像大海一樣有廣度、厚度和深度,不給自己設限,勇于去開拓更寬廣的領域;做事謙虛低調,不斷提高能力和積累經驗;包容萬物,平等待人,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和人際關系。其中,闵永剛教授結合本次活動主題獻上寄語:赓續初心擔使命,師道傳承育新人,海納百川揚文化,求是創新振中華。

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引領教師樹立正确的教學理念和科研态度,堅守教書育人的初心;也啟迪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動機,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認識到自己在社會中肩負的責任擔當。我院将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繼續不斷推動學院發展再上新台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