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楊志峰院士團隊蘇美蓉教授課題組在Science ofthe TotalEnvironment發表最新成果:Downscaling of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A review。學院博士生李詩婷為第一作者。

成果簡介
環境指标對于各尺度下的環境管理、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針對許多環境指标缺乏國家尺度以下統計數據的現狀,學者們開發了各種降尺度方法以獲得環境指标在更細尺度上不同形式的統計數據。然而,現有環境類指标的降尺度方法呈現出多而散的狀态,在特定應用情景下如何快速選擇合适的降尺度方法是面臨的難題。因此,我們基于生命周期視角将環境指标重新劃分為五類:自然資源利用及其相關屬性類、物質和能源消耗類、環境排放類、氣候變化類及環境足迹類。在對環境領域的降尺度理論進行綜合介紹的基礎上,我們針對五類指标詳細闡述了降尺度方法并以清單形式展示了特定指标的常用降尺度方法、方法優劣及參考案例,有助于研究者快速鎖定和選擇合适的降尺度方法。
論文摘要圖:
本研究将涉及降尺度研究的環境指标分為自然資源利用及相關屬性、物質與能源消耗、環境排放、氣候變化和足迹核算五類。不同分類類似于資源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通常是從資源開發、利用、排放到引起環境變化再到關聯性環境影響跟蹤。人類開發自然資源(第一類指标),使用物質和能源(第二類指标)進行生活和生産活動。從資源開采、加工到人類消費過程産生廢物排放到環境中(第三類指标)。當廢物排放達到一定水平時,可能引起極端氣候等環境變化(第四類指标)。最後,為了減緩和應對不良環境變化,更好地保護“地球村”,需要基于跨區域貿易活動跟蹤資源相互作用及其足迹(第五類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