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這一年,學院在學校黨委的正确領導下、在“1+2+3”攀撐計劃學科提升工程的支持下、在我院名譽院長楊志峰院士的引領下、在全院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科學謀劃高質量發展格局,持續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顯著提升學院核心競争力。
回首過往,采撷時光。過去一年,我們一路征程,沉澱累累碩果;在踐行初心、賦能生态文明建設的道路上,前行的每一步都曆曆在目,邀您一同見證!
黨建引領,煥發時代活力
黨建引領發展,錘煉隊伍品質。2023年,學院黨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頂層設計,紮實開展主題教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領悟力、執行力。教師支部馬金星教授獲廣東青年五四獎章,學生支部榮獲“優秀黨支部”、“十佳團支部”、“百優團支部”稱号,獲優秀共産黨員10人次、優秀團幹等個人榮譽17人次。我院持續開展“赓續初心擔使命 師道傳承育新人”系列主題活動,學院廣大黨員理論素養有了新提高,幹事創業的精氣神進一步凝聚!

行穩緻遠,學科平台建設開新局
合力攻堅,乘風而行。2023年,ESI環境/生态學全球排名從2019年首次進入前1%上升至前0.21%。我院聯合申報并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定位最高、資助力度最大的塔尖項目,共建環境工程學科首個國家基礎科學中心—水質風險控制工程學基礎科學中心。我院牽頭獲批廣東省高等學校灣區生态安全與綠色發展基礎研究卓越中心,此類卓越中心在全省所有學科專業範圍内僅十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創造極限研究條件,讓科學探索和科技創新走得更遠!

才華綻放,人才隊伍力量積聚
海納百川,麟閣多賢。2023年,我院新增國家級人才4人次,包括國家傑青梁賽教授、馮景春教授,國家優青祝振昌教授,國家優青(海外)1人;韓蘭芳教授獲廣東省傑青。引進“百人計劃”人才1人、“青年百人A+”人才3人、“青年百人A”人才1人。源源不斷的人才優勢将會轉化為澎湃不竭的發展動力,為學院毅勇攀峰提供人才保障與智力支持!

凝心聚力,科研成果湧現
革故鼎新,再創佳績。2023年,我院譚倩教授榮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個人獎(全國僅20名、廣東省唯一),馮景春教授獲廣東省首屆青年科技創新獎。我院17人入選美國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我院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合計20項,獲資助率40.8%;廣東省2023年海洋六大産業專項等省部級項目或課題63項;新增總經費1.7億元。師生共發表SCI論文258篇,其中以太阳成集团tyc234cc為第一單位發表在Nature子刊等發表110篇(平均IF大于8);申請專利51項,獲授權30項。學院科研團隊戮力同心,攻堅克難,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兢兢業業,教育教學成績斐然
心存希冀,目有繁星。2023年,校友會中國大學環境生态工程專業排名(研究型)A++,蟬聯全國第一。我院杜青平教授《生态毒理學》與夏琳琳副教授《環境規劃與管理》入選廣東省一流本科課程;田海林教授和陳姗姗教授榮獲太阳成集团tyc234cc第十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十佳授課教師”。我院榮獲2023年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夏琳琳副教授榮獲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教育教學之花争奇奪豔,絢麗多彩!

助力成長,學工塑造國之棟梁
榜樣如星火,照亮新征程。2023年,我院學子鐘秋萌獲“星耀工大”研究生十大攀撐學子,周傑欽獲“星耀工大”科創之星榮譽;榮獲“建行杯”第十六屆全國總決賽二等獎以及北控水務杯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生态環境創新創業大賽銀獎等省級以上獎勵13項。我院師生與榜樣同步,一路向前,奮力書寫青春答卷!

回饋社會,與社會同心同向
踔厲奮發勇擔當,一片丹心為社稷。2023年,我院編制了全國第一個紅樹林核證減排量方法學,作為代表性成果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受省委和市委組織部委托,開展清遠市領導幹部雙碳培訓;支撐省碳交易市場配額分配方案研究、省CCUS規劃和甲烷減排方案;建設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與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共建校外實習基地。我院始終秉持“厚德載物、求是創新、海納百川、道濟天下”的院訓,科技賦能社會發展,為國家社會之美好前景奮鬥不息!

拓展視野,融彙全球智慧
志和越山海,聚力共前行。2023年,我院主辦了第四屆海岸帶資源與環境國際學術研讨會、廣工碳中和與綠色發展論壇(2023)、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綠色發展高端論壇暨琴澳雙碳大講堂、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環境生态青苗國際論壇等;牽頭獲批粵港澳高校碳中和與綠色發展聯盟。邀請國内外十餘所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為我院師生作學術報告。世界各地學者專家齊聚一堂,探讨前沿課題,碰撞思想火花!


迎風破浪,歲月悠長;續寫華章,未來可期。今後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學院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加昂揚的姿态,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推動學院發展再上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