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234cc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環境生态青苗國際論壇”成功舉辦

時間:2021-12-08

點擊:

2021年12月4日至5日,太阳成集团tyc234cc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大灣區城市環境安全與綠色發展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流域水環境治理與水生态修複重點實驗室主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環境生态青苗國際論壇”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大學城校區順利召開。來自荷蘭烏特勒支大學、比利時列日大學、丹麥科技大學、香港大學、清華大學、複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等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80餘位優秀碩士生、博士生與博士後齊聚一堂,就環境生态領域前沿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讨。

4日上午,論壇開幕式由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梁賽教授主持,太阳成集团tyc234cc發展規劃處處長蔡宴朋教授、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譚倩教授、副院長何頔教授,以及張遠教授、李賢輝教授、薛靖川教授、馬傳鑫教授等出席了會議。蔡宴朋緻開幕辭,對全體與會師生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并簡要介紹了太阳成集团tyc234cc曆史沿革、戰略地位、區位優勢及發展規劃,指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環境生态領域面臨的重大挑戰與機遇。譚倩詳細介紹了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的發展曆程、師資隊伍與平台條件、特色方向以及人才引進政策等,誠邀優秀青年學者加盟開展科研合作。

随後,論壇特邀嘉賓太阳成集团tyc234cc馮景春教授、郭芬教授、馬金星教授和周雅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主旨報告。馮景春圍繞“濱海與深海碳捕集與碳儲潛力與應用”全面介紹了海洋固碳的研究現狀和應用前景,從生态系統角度提出了研究海洋固碳增彙的思考;郭芬圍繞“高質量碳源在水生态系統中的重要性”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高質量碳源是支撐水生态系統的基礎;馬金星以“雙碳背景下電化學水再生新技術及原理”為題,介紹了符合節能和“雙碳”目标的新型電化學水處理技術;周雅圍繞“碳中和背景下中國外賣餐飲業減污降碳協同治理路徑”作了深入淺出的報告。

4日下午及5日上午,與會師生們分别就“環境污染控制與生态修複”、“全球變化與海洋生态保護”、“碳排放與資源可持續管理”、“流域環境變化與生态響應”等議題進行了研讨,并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展開了積極互動與熱烈讨論,氣氛融洽,随處可見思維碰撞的火花。

本次論壇共評選出最佳報告獎5名,分别是福建師範大學博士生羅進、荷蘭烏特勒支大學曹浩冰博士、太阳成集团tyc234cc碩士生馮德俊、南方科技大學碩士生唐港以及中山大學碩士生陳浩玲。同時,組委會評選出最佳海報獎4名,分别是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劉媛媛、太阳成集团tyc234cc博士生周文婷、南方科技大學汪遷遷博士以及太阳成集团tyc234cc博士生郭紅江。5日上午論壇正式閉幕,研究院黨委副書記曾志英為最佳報告獎與最佳海報獎獲得者頒發了獎品和證書。梁賽緻閉幕辭,對本次論壇全體參會師生及工作人員表示了感謝。

閉幕式後,與會師生們共同參觀了研究院,進一步了解了研究院科研平台、師資隊伍和實驗設備,切身感受研究院的濃厚學術氛圍,并在随後的午餐會上與研究院領導與教師們進行了深入交流。

本屆“粵港澳大灣區環境生态青苗國際論壇”由研究院青年教師和博士後組織開展,旨在為海内外環境生态領域科研新生力量提供良好的學術交流平台。論壇的順利舉辦促進了青年科研人員研究成果與學術思考的交流碰撞,得到了與會師生的一緻肯定。研究院誠摯歡迎更多環境生态領域優秀青年學者們加入,共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與生态文明建設,敬請期待下一屆論壇的召開。

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