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邱學青校長、餘林副校長帶領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發展規劃處、教務處、研究生院、人事處、科學研究管理部、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等部門負責人到我院調研指導“1+2+3”攀撐計劃學科提升工程推進工作。我院領導班子成員及教師代表參加了會議,座談氣氛熱烈、成效顯著。

學院院長譚倩教授就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科學研究、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方面的現狀、目标及舉措進行了全面彙報,并分享了對學院發展問題及對策的思考。學院班子成員就各自分管工作進行了補充彙報。學院教師代表圍繞課程教學、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研究生指标、科研辦公條件等方面的問題表達了意見與建議。
各職能部門負責人針對老師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應。發展規劃處表示将為學院開設用于跟蹤學科建設和影響力數據的賬戶。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肯定了學院的實驗室管理工作,承諾新科技大樓空間優先用于我院教重、省重及未來國家級平台的建設,并表示會後将對接相關老師解決雙碳研究成果展廳的場地問題。科學研究管理部肯定我院發展飛速、多點開花、亮點紛呈,表示會全力支持學院做好項目、平台、成果獎勵等相關的申報工作。校長辦公室将在會後聯系後勤管理處,跟進解決科技北樓停水停電的問題。人事處肯定了我院在國家及省部級人才引育上的突出成績,表示将繼續以綠色通道做好支撐保障。教務處肯定了我院在環境生态工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申報中的決定性貢獻,明确我院作為專業負責人所在單位牽頭專業建設,承諾将協調相關單位盡早啟動工程認證等專業建設工作。

餘林副校長肯定了學院在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餘林指出,我院既要支撐環境科學與工程傳統學科建設,也要面向雙碳目标建設交叉學科。他強調,碳中和相關交叉學科建設很重要,學校計劃給予政策與資源傾斜,在場地和招生指标等方面進行着重支持。餘林希望我院積極推進相關人才培養、課程建設和專業建設工作。
邱學青校長指出,我院作為最年輕、教師規模最小的學院,在三年半的時間内做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建設成果喜人。邱學青強調,全院活力足、勢頭好、沖勁強,尤其在人才引育、平台建設、國家基金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績。他多次感謝了楊志峰院士搭建的框架和平台,表示學院的迅猛發展離不開楊院士、領導班子和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
随後,邱學青校長圍繞六個方面,為學院發展提出了指導性意見。一是在學科建設方面,我院的發展定位是攀登學科高峰和提升彰顯度,争取在雙碳和資源等方面做出特色;學校也将調動資源,支持我院牽頭申報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博士點。二是科研産出方面,希望學院保持在成果産出和科研項目上的良好勢頭,重視科研成果的積累和培育,并舉辦學術交流會議等展示科研實力。三是在平台建設方面,學校承諾給予教重實驗室穩定的經費支持,希望我院發揮院士領軍的優勢,推進或參與國家級平台的建設,并盡早完成新科技大樓的空間規劃方案。四是在人才培養方面,我院應重特色而非規模,進一步加強精英化培養。五是在隊伍建設方面,目前我院的教師隊伍不比省内雙一流高校遜色,學校會繼續在人才、特别是領軍人才的引育上予以支持。六是在軟環境方面,每次到我院都被這裡的朝氣和氛圍所感染,希望我院将好的風格和做法發揚光大。最後,邱學青校長指出,新成立的學院可以作為先行者、勇于創新。

最後,譚倩院長代表學院全體師生表态。譚倩對校領導和各行政部處一直以來的大力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謝,強調學院将認真貫徹落實邱校長和各位領導提出的工作要求,在學校領導下、協同各部門單位,紮實推進攀撐計劃學科提升工程,凝心聚力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