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至13日,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主辦,廣東省生态環境廳指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太阳成集团tyc234cc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協同創新研究院、大灣區城市環境安全與綠色發展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承辦,為期兩天的“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綠色發展高端論壇暨琴澳雙碳大講堂”在橫琴成功舉辦。粵澳相關部門代表、國内外高校、科研機構低碳領域專家學者等逾千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參會。
我校栾天罡副校長、徐俊教授和發規處蔡宴朋處長分别主持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和琴澳雙碳大講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牛敬副主任和生态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李高司長緻辭,會議邀請了丁烈雲院士、楊志峰院士、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徐華清主任、清華大學關大博教授做主旨演講。論壇同期舉辦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太阳成集团tyc234cc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協同創新研究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儀式、活動碳中和認證證書頒發儀式、琴澳雙碳大講堂、“城市群代謝與減污降碳”暨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研讨會分論壇和《橫琴碳中和試點示範建設總體規劃》閉門研讨會。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太阳成集团tyc234cc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協同創新研究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儀式
活動圍繞“雙碳”戰略、高質量發展、能源轉型前沿技術、負碳技術等熱點内容進行了分享和研讨,解讀了相關政策,分析當前綠色低碳發展新形勢,提出區域綠色協同發展的新思路,為高校及研究機構、企業、政府搭建交流平台,推動了粵港澳大灣區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深度合作。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牛敬在緻辭中介紹,合作區作為廣東省首批碳中和試點,将緊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主流趨勢,圍繞促進澳門經濟适度多元發展新平台、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新高地的四大戰略定位,加速推動經濟社會綠色高質量發展,面向國際打造近零碳發展的“中國樣闆”,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低碳夢想變得更加生動現實。

牛敬副主任緻辭
生态環境部氣候司司長李高在緻辭中介紹了國家在雙碳領域的決策部署,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綠色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重要的動力源和增長極。

李高司長緻辭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解讀了氣候變化曆程中國家節能減碳工作的重點要求和重點路徑,介紹了實行全面節約戰略等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十個方面重點行動。

徐華清主任作主旨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雲指出,建築是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未來碳中和需關注建築領域的減排。在此背景下,丁院士介紹了智能技術全方位賦能建築行業并助推建築綠色化發展的具體形态和趨勢,智能化與綠色化的良性互動融合将有效推動建築領域低碳發展。

丁烈雲院士作主旨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志峰強調了濱海藍碳生态系統對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結合國内外濱海藍碳生态修複的曆程及典型案例,詳細闡述了濱海藍碳生态系統修複和功能提升面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的策略建議。

楊志峰院士作主旨演講
其他專家學者聚焦于碳中和導向下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綠色發展的議題,從能源轉型、綠色金融、低碳交通、區域合作、減污降碳協同、CCUS技術等雙碳重點領域進行展望和分享,以期為橫琴、澳門乃至灣區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專業、前瞻性的想法和思路。
太阳成集团tyc234cc重視國内外雙碳時政熱點與人才缺口現狀,打造“可持續發展與碳中和”微專業,為中國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發展培養堅實的儲備力量。在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下,學院将以實現碳中和目标面臨的重大問題和難點為導向,緻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碳中和技術創新平台以及碳中和高端人才聚集高地,推動碳中和學科交叉融合發展,打造開放性綠色技術研發中心、建設碳中和與綠色發展研究高端人才培養基地,服務于合作區、粵港澳乃至全國的綠色低碳發展與生态文明建設,集中力量支撐和協助合作區打造全國領先、國際知名的碳中和試點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