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楊志峰,1963年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太阳成集团tyc234cc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教育部高層次人才、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引進傑出人才。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環境生态系統工程方面的研究,包括水環境與水生态、生态規劃與管理和環境生态修複等。在流域生态需水保障、濕地和城市環境生态建設等工程技術方面取得多項前瞻性、關鍵性技術突破,為提高流域、濕地和城市環境生态保護技術水平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國内外具有廣泛的學術影響力。
教育經曆
1986-1989,清華大學,獲博士學位;
1983-1986,大連理工大學,獲碩士學位;
1978-1982,河北農業大學,獲學士學位。
工作經曆
1990-1992,北京大學,博士後,獲副教授任職資格
1992-1993,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
1993-1995,香港大學,訪問研究員
1995-2018,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9-2003,北京師範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水環境模拟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3-2016,北京師範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水環境模拟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8至今,太阳成集团tyc234cc環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名譽院長,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
科研項目
1.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引進創新創業團隊,濕地系統水質改善與生态修複研究團隊,2020-2025,團隊帶頭人
2.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人才團隊引進重大專項,河口海岸濕地環境生态保護、修複及安全調控,2019-2022,項目負責人
3.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研究項目,粵港澳大灣區陸海治理體系及安全保障戰略研究,2019-2021,項目負責人
4.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項目,我國濱海濕地生态修複技術規範戰略研究,2018-2019,項目負責人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中意),城市群代謝過程分析與循環經濟協同管理策略研究,2018-2020,項目負責人
6.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河湖沼系統生态需水保障技術體系及應用,2017-2020,項目負責人
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中美),面向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食物-能源-水關聯關系模拟研究,2016-2019,項目負責人
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淺水草型湖泊生态水文過程演變機制與綜合調控,2015-2019,項目負責人
9.國家創新研究群體項目,流域水環境、水生态與綜合管理,2012-2020,學術帶頭人
10.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評價、水質模拟和污染風險預警預報物聯網服務技術體系研究與示範,2011-2014,課題負責人
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水壩工程的生态風險及安全調控機理研究,2010-2013,項目負責人
12.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環境水利,2007-2010,項目負責人
1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黃淮海地區濕地水生态過程、水環境效應和生态安全調控,2006-2011,項目首席科學家
14.世界銀行資助國際合作項目,中國典型城市生态市建設規劃,2005-2007,項目首席專家
15.廈門市政府重點項目,廈門生态市建設規劃,2004-2008,項目負責人
1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流域生态需水規律及時空配置研究,2003-2005,項目負責人
17.國家科技攻關西部重大項目,西部大型水電站工程對流域生态承載力的作用機理與影響評估,2002-2004,項目負責人
18.廣州市政府重點項目,廣州生态可持續發展規劃,1999-2003,項目負責人
科研成果
已合作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23部;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在Nature Food、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刊物上發表SCI論文400餘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餘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個人),國際學會傑出貢獻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10項等。主要獲獎情況如下:
1.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8)
2.《流域水沙條件對水質的影響過程及機理》,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5)
3.《基于磁絮凝分離技術的超高速水質淨化系統及規模化應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4)
4.《城市及區域生态過程模拟與安全調控技術體系創建和應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2)
5.《流域生态系統健康的水資源保障技術》,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8)
6.國際清潔生産網絡學會資深研究者獎章(2020)
7.國際環境信息科學學會傑出科學家獎(2014)
8.《濕地生态需水整合模型、優化配置與生态調度技術》,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11)
9.《高含沙河流中泥沙對水質的影響過程及機理研究》,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2011)
10.《多尺度生态核算與城市生态模拟及調控技術》,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09)
11.《流域水、沙、污染物相互作用研究》,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08)
12.《應對全球環境挑戰的FIT&P能力培養與實踐》,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2)
13.《流域水資源可再生性基礎理論》,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5)
14.《城市生态規劃和管理中的關鍵技術、方法及應用》,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04)
15.《北方地區生态環境需水量研究》,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03)
16.《景觀河湖水質保障關鍵技術與應用》,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2012)
17.《官廳水庫流域水生态環境綜合治理技術體系研究與示範》,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2007)